CncaOS | 全国中小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网上自主申报系统
|  收藏 | |

GB/T 24001 环境体系 认证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第三方公证机构依据公开发布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对供方(生产方)的环境管理体系实施评定,评定合格的由第三方机构颁发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给予注册公布,证明供方具有按既定环境保护标准和法规要求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环境保证能力。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以证实生产厂使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加工方法以及产品的使用和用后处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ISO14001中文名字是《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正式颁布。

网上申报流程

产品和(或)服务简介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EMS,Environm捉档市entalManag婶您ementSyste懂懂键组屑盼体盛剃求胶m)
  根据ISO14001达影境的3.5定义: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
  可以这样描述环境管理体系:这是一个组织有计划,而且协调动作的管理活动,其中有规范的动作程序,文件化的控制机制。它通过有明确职责、义务的组织结构来贯彻落实,目的在于防止对船船墓协环境的不利影响。
原则

  原则1:承诺和方针
  一个组织应制定环境方针并确保环境管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
  原则2:规划
  一个组织应为实现其环境方针进行规划。
  原则3:实施
  为了有效地实施,一个组织应提供为实现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所需的能力和保障机制。
  原则4:测量和评价
  一个组织应测量、监测和评价其环境绩效。
  原则5:评审和改进
  一个组织应以改进总体环境绩效为目标,评审并不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
  根据以上原则,最好将环境管理体系视为一个组织框架,它需要不断监测和定期评审,以适应变化着的内外部因素,有效引导组织的环境活动。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承担环境改进的职责。
证件

  a)营业执照;
  b)组织机构代码证;
  c)简介(注册地址和实际经营场所不一致时需说明);
  d)资质;
  e)手册
  f)在建项目
  g)污染物检测报告(一级风险);
  h)了解“三同时”批复及环评批复情况;
  i)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j)制造行业需提供工艺流程图。
  k)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清单;
  l)确认守法证明的情况、非一级风险行业污染物检测报告;
方法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场及操作,与相关人员面谈等;
  D、审核组的要求和职责,如审核组长及组员的能力与职责等;
  E、审核报告及结果的要求和报送办法等。在开展每次审核前应制定审核计划(方案),包括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审核的内容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复)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环境管理体系简称EMS,我国新版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GB/T24001-2016。
  等同于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指导原则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创建绿色企业的有效工具,而且它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标准,可以通过标准的认证,对企业持续地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地推动作用。ISO14000是一个适用于任何组织的标准,由于行业之间,组织之间具体情况的差异,使许多组织不能理解标准的这一特点。标准的这一广泛适用性正反映了该标准是一个基本标准,是一个管理的框架。每个组织首先要理解标准的精要,才能在此基础上实施标准。尤其ISO14000是一个有关环境管理的标准,如何把握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是一个难题。根据实践工作的经验,实施ISO14001的指导原则主要有:
  1.环境管理服务于社会的环境问题的改善
  一般情况,一个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于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环境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许多情况下,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是一对尖锐的矛盾,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选择后者而不顾及环境保护。随着全球环境状况的恶化,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急不可待,公众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政府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日趋严厉,因此,企业必须实施环境管理。
  2.领导的作用
  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保障,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于最高管理层是组织的决策层,决定和控制着组织的发展情况,同时为管理活动提供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保障,并在实施过程中起到协调和引导作用,所以领导的作用是重要的。在环境管理中,领导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有两个主要表现:一是领导不能很好地了解环境问题,无法在这方面做出决策判断,只是把这一工作交给某个部门去做,这样的工作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偏离。二是领导不力,不能较好地协调各部门的管理,使环境管理工作障碍很大,往往中途失败。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领导素质较低,不胜任工作。我国的领导选拔培养机制中有一条是在岗位上锻炼和培养,这对管理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每个岗位,无论是最高领导层还是普通的操作岗位,都需要胜任的员工担任,这样岗位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在岗培养"意味着该员工是不胜任的,在把他培养成胜任人员以前的这一过程中,由于该员工的不胜任就造成了许多工作的偏差,有些结果是非常不利的。尤其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更不能允许不胜任的人员在岗,因为一旦造成环境问题,其后果是严重的,也是无法挽回的。
  3.全员参与环境管理工作
  环境管理是一项管理工作,但并不意味着管理工作只是管理层的事。员工参与管理若能很好地把握,对管理是很有帮助的。在企业环境管理中发现,管理者并不与员工有效沟通,只是对员工下命令,所以员工对命令的不理解甚至抵触,使命令得不到有效执行。当命令得不到有效执行时,管理者更愿意把它归结为员工素质低,造成这一问题不能解决。
  4.实施过程控制
  过程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所使用资源的各项活动的系统。过程的目的是提高其价值。任何一项活动都可以作为一个过程来管理。过程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
  在一般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的结果是有形的产品,所以对结果的控制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对生产结果--产品的控制,一般采用的是检验的方法,把不合格品剔除;另一种情况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减少不合格品产生的可能性。第一种方式被广泛采用,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但企业的损失较大,因为次品要返工或报废。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过程控制可以明显减少这类浪费并且保证质量。环境管理也存在类似情况:末端治理和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针对产生的污染物开发并实施有效的治理技术。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有利于消除污染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产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末端治理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首先,处理污染的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其次,末端治理往往不是彻底治理,而是污染物的转移,如烟气脱疏、除尘形成大量废渣,废水集中处理产生大量污泥等,所以不能根除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所以,要真正解决污染问题需要实施过程控制,减少污染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5.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一个组织积极寻找改进的机会,努力提高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由于环境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改进的问题,所以,环境管理的目标是持续改进,这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企业采取措施,提高环境绩效比较容易做,在环境得到改善后,保持现有的环境管理水平及环境管理绩效也能开展,但是,要提升管理绩效却比较难,原因在于管理者缺乏持续改进的意识。对"改进",企业的管理者更多地把它理解为没有达到标准或没有满足时,通过改进达到标准或得到满足,这方面工作实际上不能称为“改进”,只是一种“改正”。“改进”应该是指所满足的标准的不断提高,由于标准提高,如果企业通过努力仍能满足标准,那么,这时企业是在“改进”。做一次“改进”是不够的,从企业的长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要求出发,企业需要的是“持续改进”。

资质/资格/证书 样本 编辑


1
2
3